农分期CEO 周建
2018年10月10-11日,2018农世界创业大会在深圳安蒂娅美兰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创新、协同、共赢”,由农世界网携手10家联合发起单位中农网、大丰收、极飞科技、海升集团、美德鲜供应链、大三湘、老刀网络、天天学农、农博创新、有量共同发起。
为更好的宣传展示中国农业的新成就、新成果,大会邀请了近1000位农业行业上市公司、农资、科技、服务、金融、种植、养殖、供应链、电商平台、社区团购、资本等领域的CEO 参会,60 位行业重量级嘉宾现场分享观点及思考,现场设有特别展区,呈现中国农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产品服务。
大会旨在学习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接轨、同步、赶超等理念,以充分发挥自主竞争优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和共赢局面,实现品牌国际化、互联网化、科技化,让中国农业走向世界。
以下是由农世界网整理的农分期CEO周建的精彩演讲:
周建:非常感谢,谢谢我们的主办方农世界网,我演讲的题目是《农业金融的机会和挑战》。
今天是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来的,大家都觉得做农业特别累,过来听了之后觉得大家都差不多,我心里才舒服一些。我很直接的一个感触就是在座的各位不管什么业务,目前的市场上我们的覆盖群体还是比较少,不管是哪一些同行更多的都是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我们更多的会分享一些我们的经验,给同行们一些帮助,毕竟我们较了学费的不希望同行们再交。
今天分享农业金融这一方面,我们最早从南农业领域筛选方向,后来发现人口是大量的迁徙和流动,我们今天看到我们的企业是因为这个元素的变化都是靠人口迁徙带来的机会,另外一个就是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小规模低效益的土地已经不再具备持久性的价值,谭总今天也说了,规模的量级可能会不一样,土地的经营方式的变革可能会有一个方向。
我们最早是选了很多领域,包括农业技术性的服务,我们早期做了很多探索,我们还是从金融切入,当时农业的很大的一个特性是它的过程需要很多的资本和先进支撑,得益于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我们看农业金融的几个特点:第一个是生产投入比较大,第二个是生产周期比较长,差不多一年两季,一年三季,很多是一年一季,第三个就是收入非线性,粮食成熟卖了之后才有收入,所以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资金,这是第四个流动压力大。
当然这是大的背景,虽然现在我们的经营是生产资料贸易,这是比较粗放一个分类,首先是农机,全国的农机销量差不多4000多亿,其中很多是结构化的机械化的设备,这些会带来一些金融机会,国内确实农机产品也很复杂,我们早期探索,2017年的时候我们的农机金融大概余额做到了14亿,因为我们的农机关联的销售额已经接近30的亿,农机金融一度做得很高。
还有一个农资供应链金融,包括一些渠道、经销渠道代理,还有一些农产品贸易链金融以及土地流转的问题,我们在土地流转方向探索并不是很成功,原因就是农户种地开始借钱,遇到一点风险基本上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土地流转在我们的占比比较少,但是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目前来看国内做起来或者做大了都比较少,每个领域都有足够大的空间和机会。这些机会又有细分,第一个挑战大家都知道,就是农业的自然风险,我们过去三年从15、16、17种地的生产资料也好,结清的货款也好,都只有1%不到,第二个是我们今年的春季经作价格波动风险比较大,一个春节损失差不多1000万,我们春季还款就差不多6、7个亿,所以目前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自然灾害在生产领域是不能认为对抗的,从国家体系或者保险体系可能可以做一些措施,比如我们在河南调研,有些农户交了保险都是十来块钱,最后拿到得补偿也就是20、30块钱,在一些地区的补偿还是可以的,可以解决一些风险,目前政府支持的农业保险基本上是失效的。
所以我们怀疑国家的钱去哪里了,还有这个损失应该国家去赈灾的,但是责任都到了我们民营企业,但是我们在这个领域,我们有义务,有情怀,我们去抗,去支持,比如河南南阳最后没有收入,所有的基础也没有,夏季投玉米没有钱,这些风险特别是自然灾害,国家和政府应该体现一些担当和义务,但是绝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并且在价格波动也有比较大的风险,这会导致丰产不丰收的状况。
还有就是农业生产场景看似是一个熟人社会,其实不是这样,真正做起来是特别难的,所以目前数据的获取是比较难的,而且想去获取带来授信大部分人还是靠线下,成本比较高,最后场景相对闭塞,获客成本高,服务成本高,盈利难度大,这些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认为基于互联网化基于大数据都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趋势,这是目前农业金融的现状,想靠单一的农业金融赚钱是很有挑战的,最早我们做一些基础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沉淀的数据是比较庞大的,而且有一个成熟的评判模型,就是我们过去多年积累的数据,反向分析它未来可以指导我们业务的模型。
我们跑了大概四年时间,比较有感触的就是金融在农业生产场景中只是一个工具,而非产品。我们反复验证过,它一定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靠金融赚钱是非常有挑战的,因为它的成本和风险以及收益是完全不对称的,一些贸易可以通过金融来实现促进和推动,在我们的体系里我们14年开始到16年年底,我们把农业金融重新做了定位和梳理,我们定义和梳理为工具。
时间原因,还有一些我们会后可以做一些交流。我们其实过去四年终沉淀了很多的数据,包括同步的数据和用户的数据还有模型的数据,同行公司需要我们可以免费开放,我们花钱做了的数据我们挖掘的已经挖掘了,我们非常乐意开放,这个行业没有所谓的完全竞争状态,没有那么激烈,大家更多是相互支持把这个平台做大。